0
貧血的護理保健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貧血的護理保健

不是頭昏眼花、臉色蒼白就是貧血,也不是所有的貧血,都只要多吃補血的食物即可,不同性質的貧血宜先找出致病因,再對症採取防治之道。以下是各類貧血應多注意的防治事項── 
1、缺鐵性貧血和失血性貧血如何護理與保健 
飲食方面 
均衡攝取造血食物,如動物性蛋白質、鐵、維生素C、維生素B群或葉酸等。 
藥物方面 
可補充鐵劑,但服鐵劑之後,忌喝牛奶、茶或咖啡,而且要多吃含維生素C的食物,以利鐵的吸收。 
生活方面 
有潰瘍或慢性失血性疾病,應及早治療,否則容易加重貧血。避免罹患感染性疾病,以免增加體力與養分的消耗,甚至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亂,影響鐵的吸收。 
2、惡性貧血如何護理與保健 
飲食方面 
勿偏食,宜多吃富含維生素B12及葉酸的食物,如肝、腎、瘦肉、奶蛋類、扁豆、深綠色蔬菜或檸檬、香瓜和甜瓜等水果。 
藥物方面 
可以葉酸及維生素B12製劑補充。  
生活方面 
惡性貧血者大多由於胃分泌和內因子缺乏,使腸子無法吸收維生素B12和葉酸所致,所以平常應多注意胃腸方面的健康,勿暴飲暴食,加重腸門的負荷。 
3、再生不良性貧血如何護理與保健 
飲食方面 
飲食以高熱量、維生素豐富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為宜。 
藥物方面 
勿濫用藥物,尤其是會影響骨髓造血功能的藥物,如氯黴素(抗生素)、某些止痛藥、抗癲癇藥、抗磺劑和含有benzene成分的染髮劑等;此外任用藥物都要在醫師的指示下,方可服用。 
生活方面 
勿接觸放射線或同位素照射;忌房事過頻,消耗體力;慎防感染,以免病情惡化;注意口腔、皮膚的清潔衛生,不隨意挖鼻孔,用軟牙刷刷牙,保持大便暢通,以免造成牙齦、鼻腔、肛門出血,影響病情。 
4、溶血性貧血和地中海型貧血如何護理與保健 
飲食方面 
蠶豆症者(紅血球缺乏磷酸葡萄糖脫氫的患者)絕對不可吃蠶豆;酸性食物會誘發溶血,應避食;地中海型貧血者忌吃含鐵量高的食物。 
藥物方面 
蠶豆症者忌服磺胺類藥物,驅蟲的慞腦丸也要避用,否則會引起溶血。 
生活方面 
在治療期間須時時注意血液的變化和避免感染的發生;當患者因急性溶血而出現休克或腎衰竭時,應立即送醫急救: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者,應留意副作用的產生,如果需要很大的劑量才能抑制溶血時,可考慮接受脾臟切除或骨髓移植。 

自我診斷 
◎皮膚 臉色蒼白,皮膚表面乾燥、泛黃、失去光澤。 
◎眼晴結膜 用手指翻開下眼瞼若全部呈白色,則是貧血。 
◎舌頭 舌面光滑、舌炎或舌痛。 
◎指甲 指甲失去光澤、泛白且變薄、斷裂;指甲前端向外彎曲。 
◎心臟 心悸、氣喘、心慌或心跳加快。 
◎頭髮 頭髮乾燥、脫落。 
◎腦部 頭暈、記憶力減退、注意力不集中。 

貧血的高危險群 
素食者 
吃素的人容易罹患缺乏維生素Bl2或葉酸所致的惡性貧血,因為富含維生素Bl2和葉酸的食物,如動物內臟、肉類、蛋、牛奶等,都是素食者忌口的。 
速食主義者 
嗜吃速食的人容易罹患貧血,因為速食為了保鮮,在加工過程中常加進一種不為人體吸收的聚合磷酸鹽。這種食品添加物很容易與鐵結合,導致鐵質也不被人體吸收,久而久之會形成缺鐵性貧血。 
濫用藥物者 
國人因用藥態度過於隨便,有許多病例顯示,不當使用藥物會破壞造血組織,引起再生不良性貧血。 
腎功能衰退者 
腎臟會分泌一種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的激素,一旦腎臟功能衰退,這種內分泌會減少而影響紅血球的生產,因而導致再生不良性貧血。 
腸胃潰瘍者 
腸胃道潰瘍時,往往伴有小量出血的現象,這種出血很容易被忽視,可是長時間之後,也會造成慢性失血性貧血,所以有慢性腸胃道潰瘍的人,必須儘早預防貧血的產生。 
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者 
甲狀腺分泌異常,也會影響造血的功能,其表現出來的臨床症狀,也和貧血一樣。

出處:

http://tw16.net/monographData.asp?m1No=14&m2No=130&m3No=558&mMo=7930

 

 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