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
效能飲食 遠離糖尿病 低GI高效能飲食

文/林嬪嬙

要吃三餐填飽肚子,血糖又不能飆高,有些人會選擇清淡的飲食,例如吃火鍋最常加入的主食冬粉,一般人總會覺得冬粉的熱量比較低,對血糖影響應該不大。的確是的,以一份主食(1∕4碗白飯)大約70大卡來說,同樣是70大卡的冬粉,真的因為熱量比較低,所以可以吃到1∕2碗,能吃的份量比白米飯還要多,而且比較有飽足感。

也有人說吃義大利麵可以穩定血糖,這是因為大多數的義大利麵條是由全穀類製作而成,穀類中含有高量的抗性澱粉,不容易被腸道消化、吸收,而且和白米飯比起來,義大利麵的升糖指數(GI值)也比較低,可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,對於想要穩定血糖的人來說,的確是可以攝取的食物。

另外,有人吃壽司來幫助控血糖,但壽司是米飯做的,為什麼血糖不會飆高?其實,像壽司或隔夜冷飯,因為是冷食溫度低,其中的澱粉結構會轉變為抗性澱粉,不易被腸胃吸收,就能減緩血糖上升的速度。加上含有抗性澱粉的食物,通常都屬於低升糖指數(低GI)食物,會讓血糖上升速度比較慢,所以,吃壽司或是吃冷飯,都對穩定血糖有幫助。

什麼是低GI食物?

上述提到的冬粉、義大利麵或是壽司等,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,就是這些食材都屬於低升糖指數(低GI)食物,因此,要先了解什麼是食物的GI值(升糖指數)。

所謂的GI值即是升糖指數(Glycemic index,簡稱GI),簡單來說,就是食物造成血糖上升的快慢指數,一般以白吐司(GI=100)作為「GI」食物的對照參考指標,(GI≦55為低GI,GI=56~69為中GI,GI≧70為高GI),通常GI值偏高的食物多為高醣類的食物,如精緻食物蛋糕、白飯、白吐司等,越是入口即化的食物,GI值越高;相對的,富含蛋白質、脂肪的肉類,或是含有纖維質的蔬菜、水果,GI值就比較低。

那麼,攝取GI值高低的食物對人體有什麼影響?營養師解釋,吃下高GI值的食物時,血糖上升的速度比較快,而且胰島素會大量增加,容易造成脂肪的堆積;相反的,吃低GI值的食物,血糖上升速度會減緩,胰島素的分泌量也會減少,脂肪的形成與堆積速度也跟著減緩。所以,為了穩定血糖、控制血糖上升的幅度,糖尿病患者或是血糖偏高的人,建議以低GI飲食為原則。

一般來說,GI值低於55的食物,就稱為低GI食物,這類食物通常具有豐富的纖維質,可以減緩葡萄糖在腸胃的消化及吸收速度,進而降低餐後血糖上升的幅度,因此,可以做為糖尿病飲食選擇的參考。

雖然建議糖尿病患者或是要控制血糖的人,可以透過攝取低GI飲食,來降低血糖上升的速度,但最重要的仍是要配合「總熱量」的控管,才能發揮控制血糖的效果。換個角度來說,低GI飲食其實是在固定熱量的飲食內,重新組合食物的質與量,因為若只是攝取低GI食物,但總熱量還是偏高的話,一樣會有高血糖的危機。

什麼是抗性澱粉?

雖然低GI食物的種類很多,但是,對於需要控制血糖的人來說,其中澱粉種類的選擇很重要。像是義大利麵條多是由全穀類製成的,因其中含高量的抗性澱粉,還有壽司或隔夜冷飯,因反覆烹煮後溫度降低,原有的澱粉結構會轉變為抗性澱粉,都能夠幫助穩定血糖。

義大利麵和壽司中都提到的抗性澱粉是什麼?為什麼和血糖有關?抗性澱粉具有類似膳食纖維的特性,在人體的小腸中比較不容易被消化、吸收,澱粉停留在腸道中的時間長(抗性澱粉的消化速度大約要5~7小時),因此,血糖上升的速度也比較慢,可以改善餐後高血糖的問題。而像是壽司則是因為烹煮冷卻後澱粉結構改變了,變成抗性澱粉比例比較高的食物,所以把煮好的飯放涼後再吃,也對降血糖有幫助。

一般常見的抗性澱粉有4種,其中前3種抗性澱粉的食物來源,較常見於日常飲食中,而第4種則是經化學方法純化出來的。

第一種:存在於全穀類、種子類、豆類中,如糙米、蕎麥。 
第二類:生的、未經熟化的澱粉,常見於生馬鈴薯、生綠色香蕉。 
第三種:經反覆烹煮冷卻,澱粉老化造成結構改變,例如隔夜飯、冰地瓜、壽司。 
第四種:經化學方法純化出來,會被運用於一些食品、飲料中的修飾澱粉。

常見食物的GI值

在GI≦55為低GI,GI=56~69為中GI,GI≧70為高GI的準則下,以米飯類來說,糙米、黑米屬於低GI食物,糯米飯和白米飯,就屬於GI值超過70的高GI食物;麵食部分,冬粉、義大利麵、蕎麥麵的GI值都低於55,日本料理的烏龍麵則屬於中GI食物,至於一般小麥製成的白麵條,屬於高GI食物;早餐中常見的全麥麵包是低GI食物,白麵包或白饅頭的GI值則都高於70,是高GI食物;西式早餐中常吃全穀麥片、原味燕麥片,GI值都小於55,但常見加在牛奶中的玉米脆片則是高GI食物。

根莖類部分,芋頭、地瓜屬於中GI食物,常做成湯品的南瓜、山藥和馬鈴薯,則屬於高GI食物。豆類中的黃豆、大豌豆、扁豆和日本人常吃的納豆,都是低GI食物。常吃的蛋白質食物例如豬肉、雞肉和羊肉,GI值都小於55,雖然是低GI食物,但要注意其中的脂肪量,海鮮魚類如鮪魚、蛤蜊的GI值也都不高,大多是低GI食物,但如果是加工的鮪魚罐頭,就屬於高GI食物。至於奶類食物例如牛奶的GI值也不高,但要注意其中的乳糖和脂肪,所以,也不能攝取過量。

蔬菜類部分,則因為纖維質含量高,有助於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,因此,各種蔬菜類的GI值普遍不高,市場看常見的高麗菜、青江菜、洋蔥、韭菜、青椒、竹筍、蘆筍等,GI值都才20~30左右,纖維質含量越高,GI值就越低,只要輕淡的烹調、不加太多醬料,基本上,蔬菜類都是低GI食物。至於飯後的水果類,四季幾乎都有的蘋果、芭樂、柳丁以及葡萄柚,皆是GI值低於55的低GI食物;至於木瓜、香蕉和夏天盛產的芒果、鳳梨,屬於中GI食物;水分很多的西瓜、荔枝和龍眼,就都是GI值70以上的高GI食物。

烹調方式影響食物GI值

不同的烹調方式,對食物的GI值也有影響,外食最容易吃到油炸、勾芡、三杯、糖醋等重口味的料理,油分、鹽分都偏高,像是炸豆腐、炸番薯,即使食物本身的GI值不高,但經過高溫油炸之後,GI值會升高很多,就容易讓血糖飆高。至於芶芡或是糖醋、三杯的烹調方式,因會加入澱粉類如太白粉和其他醬料,而且油脂、鹽分含量都比較多,所以GI值也提高了。

所以,要盡量選擇煎、烤、滷、水煮等烹調方式的食物,GI值相對較低,對身體比較沒有負擔,不管是對糖尿病患者或是血糖偏高

返回列表